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名称】老虎刺 【别名】假虎刺、绣花针、三棵针、刺檀香、刺郎果、黑奶奶果 【来源】夹竹桃科[b]老虎刺[/b]Carissa spinarum L.,以根入药。 【生境分布】福建、贵州、云南。 【性味】苦、辛,温。 【功效】消炎,解热,止痛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胃痛,风湿关节炎,疮,疖,淋巴腺炎,急性结膜炎,牙周炎,咽喉炎。 (老虎刺的功效与作用) 【用法用量】0.3~1两。 【摘录出处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【名称】老虎刺 【别名】假虎刺、绣花针、三棵针、刺檀香、刺郎果、黑奶奶果 【来源】夹竹桃科[b]老虎刺[/b]Carissa spinarum L.,以根入药。 【生境分布】福建、贵州、云南。 【性味】苦、辛,温。 【功效】消炎,解热,止痛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胃痛,风湿关节炎,疮,疖,淋巴腺炎,急性结膜炎,牙周炎,咽喉炎。 (老虎刺的功效与作用) 【用法用量】0.3~1两。 【摘录出处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